疫病防治

>疫病防治>新闻中心>首页
您现在的位置  |

非瘟疫情下经典猪瘟的防控

信息来源:本站  浏览次数:1928  发布时间:2020-12-30
   2018年非洲猪瘟首次进入我国,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,对中国的养猪人来说,这是一场难以醒来的噩梦,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一百年前起源于非洲的病毒,对中国造成如此大的危害,短短几个月时间席卷了祖国各个省份,使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急剧下降。在与非瘟抗衡的战役中,人们逐渐意识到生物安全在养猪过程中的重要地位,并且在此基础上,总结出非常有效的防控非瘟的策略---“精准拔牙”。“拔牙”的确是防控非瘟的好手段,挽救了中国数以万计的猪只,然而,能够实施拔牙的前提是基础性疾病必须防控好,当基础性疾病存在时,猪只的免疫力会下降,给非洲猪瘟可乘之机,会迅速传遍整个猪群,根本没有拔牙的时间。基础性疾病的范畴很广,包括常见的伪狂犬、猪瘟、圆环、支原体等疾病,其中猪瘟的症状与非洲猪瘟很相似,我们在养猪过程中一定要防控好经典猪瘟,避免其给我们的防非带来干扰。本文就经典猪瘟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,以期为现阶段的猪瘟防控提供参考。
1.病原
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、瘟病毒属。同属的病毒有:牛病毒性腹泻病毒(BVDV)、羊边界病毒(BDV)。三者间存在免疫交叉反应。猪可感染BVDV、BDV,引起类似温和型猪瘟的疾病。但牛羊不感染CSFV 。CSFV粒子呈球形、直径约40-50nm, 外面是一层囊膜、囊膜内是呈二十面体对称的核衣壳,核衣壳内为基因组RNA分子。
2.临床症状
临床症状取决于病毒的毒力、猪只个体情况(日龄、品种、健康状态及免疫状态等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依据病程与临床表现分五个型:最急性、急性型、亚急性、慢性、非典型猪瘟(温和型猪瘟)。
(1)最急性型
多发于新疫区或流行初期一般呈急性败血型,多无明显症状,而突然死亡。死前高热稽留,皮肤粘膜发绀,颈、腹内侧,四肢皮肤有出血斑点,倒地痉挛、抽搐死亡。死亡率达100%。
(2)急性型
高热稽留,40-42℃,突然发病,精神沉郁,拱背,饮欲增加,食欲减少,大便先干后稀,恶臭,走路摇摆,耳、颈、腹、四肢、股内侧皮肤出现紫红色出血斑点,指压不退色。
(3)亚急性型
与急性症状相似,病症轻,病程长(3-4周),不死亡者转成慢性。
(4)慢性型
常发于流行后期,病情时好时坏。消瘦,体温39.8-40.8.后躯无力,行走摇摆,便秘和拉稀交替进行,如果拉稀时间长不能站立。病程一般为15-20天,如一个月不死就转成僵猪。
(5)非典型猪瘟(温和型猪瘟):
由毒力较弱的猪瘟病毒株引起。病程长,症状轻,仅表现低热,有神经症状,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,成年猪虽耐过,但所生仔猪死亡率较高。
3.防控措施
(1)加强饲养管理
首先要为猪群提供良好的营养饲料,注重微量元素的补充,以此来提升猪群的抗病能力。同时要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,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,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中的致病因子。
(2)做好引种检测及淘汰不健康猪只
在引进猪只时,要对外来猪只进行病原检测,尤其是猪瘟、蓝耳及伪狂犬等重要疾病的筛查,确定无带毒后方可引进,引进后要经过隔离观察,保证猪只健康后方可合群。及时淘汰带毒种猪及不健康猪只,因为猪瘟是持续感染性疾病,防止其成为猪场的传染源。
(3)疫苗免疫
对于猪瘟的防控,疫苗免疫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,猪瘟疫苗品种虽然很多,但是其种毒均为“C 系”猪瘟兔化弱毒疫苗。在选择疫苗时,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并且抗原含量高的疫苗,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场的自身情况来设计。一般来说,种猪可以进行普免,每年免疫3次;也可以进行跟胎免疫,产前一个月左右进行接种。商品猪要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制定首免日龄,首免之后间隔一个月进行加强免疫。